星期一, 5月 19, 2008

Bandai Hobby Center 參觀

靜岡從德川幕府時代,就一直是御用巧手工匠聚集的地方。到了二戰後,因為最初模型的開模製作都是用木頭作的,所以靜岡大大小小的模型工廠特別多,一直到現在每年五月第三週都會舉辦靜岡Hobby Show,展出各家的作品。年初我們訂機票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點,不過在四月規劃行程時發現5/17、5/18兩天是一般公開日,而我們那兩天都在名古屋,就決定坐新幹線過去參拜一下囉!

靜岡Hobby Show除了會場展覽、販售物品之外,Bandai以及田宮模型都有開放廠區給一般民眾參觀。Bandai當然是一定要去的啦!
BANDAI_HOBBY_CENTER
Bandai Hobby Center位於東靜岡,從靜岡站坐東海道本線,一站而已。出站就可以看到Bandai的廠房,大約走五分鐘就可以到了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平日Bandai Hobby Center也是可以參觀,不過是要申請然後抽籤的,據說中獎率約數十分之一。而5/17、5/18配合靜岡Hobby Show,則是沒有限制來場資格,只是能參觀的部分比較少,不像一般見學還可以走進廠區。
BANDAI_HOBBY_CENTER
參觀的路線分成室外與室內兩種,室外主要是販賣商品、ゲロロ劇場、以及青空ガンプラ教室。最後這個是給來訪的國中以下小朋友一台BB戰士,現場教學。圖中這個是會場限定販售的HGUC Gundam,利用回收的廢料重新鑄作。我是沒買這個,倒是買了另一個會場限定的商品:1/60四色射出成形機。
BANDAI_HOBBY_CENTER
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陪著小朋友一起看。
DSC_11752_4色射出成形機
這個就是傳說中只有在這裡以及展售會場販賣,沒有在一般通路流通的4色射出成形機模型。
BANDAI_HOBBY_CENTER

BANDAI_HOBBY_CENTER
室內進門第一區是新商品介紹,比較新的就是HCM Pro的Wing Gundam系列。其他的都要到靜岡Hobby Show裡面去看囉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站在一旁的門神:武者頑馱無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
BANDAI_HOBBY_CENTER
室內的展覽主要圍繞在大廳,沿著牆展示著Bandai Hobby事業處的發展歷史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
BANDAI_HOBBY_CENTER
走上二樓,走道上展示的是Bandai Hobby事業處的制服:地球連邦軍與白色木馬成員的制服。工作人員就是穿這樣喔!
BANDAI_HOBBY_CENTER
從二樓的走道上,可以看到生產線。這也是Bandai的獨門技術:四色射出成形機。
BANDAI_HOBBY_CENTER
眼尖的老婆看到產線旁邊的門悄悄打開了,原來我們運氣好,剛好看到全自動的Zaku搬運機過來搬東西!
BANDAI_HOBBY_CENTER
搬完又進去了,有夠可愛的(心)。
BANDAI_HOBBY_CENTER

BANDAI_HOBBY_CENTER

BANDAI_HOBBY_CENTER
二樓的最後則是介紹模型的金型以及製作的過程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已經絕版的HG Gundam。

BANDAI_HOBBY_CENTER
出口之前展示的則是Edmond最感興趣的B-Train Shorty系列,在東靜岡站前面的Bandai頂上,還站著Gundam喔!


逛完Bandai Hobby Center,吃完拉麵走回東靜岡站,就有免費的接駁公車坐到靜岡Hobby Show的展覽場去了,真是方便!

完整的相片紀錄在這裡

星期五, 5月 02, 2008

壽屋機戰三作

今年第一季的Gunpla販售表上,沒有我中意的機體,於是作完百式以後,就先來清山積吧!橫豎Edmond的房間即將開始裝潢了,得趕快把堆著的模型清掉才行。所以就換換口味,來試試看壽屋的作品。壽屋的主力產品是機器人大戰相關的原創機種,以及遊戲Armor Core裡的機體。我對AC一向沒興趣,倒是機器人大戰一直有在跑,所以買了最中意的風之魔裝機神CYBASTER、機戰OG裡的砲戰機WEIβRITTER以及機戰外傳和OG都有出場的極兇惡衝鋒隊長DYGENGUAR。
KOTOBUKIYA S.R.G-S

這三台是一起買的,製作的順序則是依照發行的順序。第一台是CYBASTER,風之魔裝機神。這個系列因為版權的關係,一直都沒有辦法再度成為機戰的主軸,非常可惜,不然主角正樹跟琉妮都是我蠻喜歡的角色。
CYBASTER
雖然設定中CYBASTER是可以變身成鳥型飛行器,不過這個套件是不能變身的。

CYBASTER
第一次接觸壽屋的套件,被零件的尖銳度嚇了一大跳。這刺到可是很痛的呢!BANDAI的設計上,為了安全起見,都會把角作得比較圓,壽屋是忠於原作,尖到可以刺紙了(笑)。

CYBASTER

CYBASTER
CYBASTER主要武裝還是那隻劍,Death Cutter。
CYBASTER
同樣是採取球型關節,可動性還OK。不過這個套件的POLY關節設計可能是比較早期的,密合度跟維持力都不太理想,背後的翅膀乾脆直接黏死比較安定,腳也不能作太大的動作。

WEIβRITTER
第二隻是機戰MX裡出場的真實系女主角之一駕駛的WEIβRITTER。說實在的我還是不知道這名字怎麼念,所以還是習慣叫它白騎士。

WEIβRITTER
配色蠻搶眼的,不過要補色的地方還不少,主要是那些為了高速移動所設計的噴氣口。

WEIβRITTER
主要武器「馬上槍發射銃」,可以射擊實彈和光束,size does matter!

WEIβRITTER

WEIβRITTER
左手還有附近距離用的三連發光束加濃砲。

WEIβRITTER
原來還是有光束劍的啊!只是...只有一把劍柄,附了兩支劍刃是怎樣?共用套件?(苦笑)

DYGENGUAR
最後當然是重頭戲DYGENGUAR。我還是喜歡稱它大前卡,在機戰外傳以惡役首度出場,之後在許多版本都有參戰。光那個中古日式盔甲的設計就帥氣滿點呀。

DYGENGUAR
衝鋒隊長沒有第二句話,拿劍近身肉搏才是王道呀!武裝就一把參式斬艦刀,以上以下都不是!

DYGENGUAR

DYGENGUAR
最奧妙的地方,就是那把刀可以變形!?遊戲中看到時還真瞠目嗟舌了一陣,看設定稿上描述,原來是液態金屬,所以可以變大支,這個也太無視質量不變定理了吧(狂汗)。

最近大前卡還出了逸騎刀閃的套件,也就是把遊戲中那隻坐騎(其實是另一台機器人)作齊了。不過那個套件實在太貴了,還是作罷。


總評:
第一次接觸壽屋的套件,感覺起來還蠻新鮮的。套件很多的設計都跟BANDAI採取不同的思維,關節的設計、POLY關節的造型等等。可以很明顯感覺到的是,壽屋的套件比較偏「進階」玩家,不管是說明書的指示、零件公差的補救、維持力的加強.....等等,都需要一定的經驗才比較容易。BANDAI的設計就比較親和一些,光多色同時成形技術與二、三重關節,就讓Gunpla的組合親切許多。而且壽屋的套件一定要先洗過,不然漆幾乎很難上,讓我在做CYBASTER的時候吃了些苦頭。不過壽屋的成品看起來就是帥氣,雖然沒有多色成形的技術,不過還是將幾乎所有顏色都發色出來了,作得很辛苦,但是成果還蠻滿足的。

綜合評價:
CYBASTER:★★★☆
WEIβRITTER:★★★★
DYGENGUAR:★★★★☆

更多照片在這裡:CYBASTERWEIβRITTERDYGENGUAR

星期四, 2月 28, 2008

(MG) MSN-00100 百式

百式是Z鋼彈的主角機之一,在作Z鋼2.0跟MK-II 2.0的時候,其實就一起買了這隻。只是拖到過年前,想說過年放個金閃閃在門口比較好,才開始動手。

百式 (Hyaku-Shiki)
MG版百式有兩種版本,電鍍金跟黃色版,後者還附大氣圈突入背包。不過百式嘛,就該金閃閃的,所以理所當然選擇了電鍍金的版本。為了配合電鍍金,零件的設計也多半是隱藏式湯口,只有背上那兩片翅膀居然是用兩片合起來的,分模線跟湯口超級明顯。orz
百式 (Hyaku-Shiki)
百式的設計是介於MK-II跟Z鋼之間,取得了Moveable frame的資料開發出來的高速戰鬥試作機,駕駛者是庫瓦多羅上尉,也就是紅色慧星夏亞。雖然在Z鋼最後被哈曼給打爆而下落不明,到了ZZ時期,還是整修整修出來充編隊,算是蠻長壽的機種。

百式 (Hyaku-Shiki)
百式的設計,其實就是後來以五星物語聞名的永野護,機體上也可以看到很多MH的痕跡,尤其是那個金閃閃.....永野真的很喜歡這種設定呢!不過還好Z鋼時代他還不能亂搞,所以那個黃金色塗料的耐久力其實是跟一般塗料相當的。(倒是Seed-D的曉鋼彈,就直接把金色塗料拿來當反射層了,=.=)除了金色,開發者「M‧永野博士」(永野護:Mamoru Nagano)還堅持把原本的開發代號δ Gundam改成百式,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還有真的「δ Gundam」以外傳的方式存在。

百式 (Hyaku-Shiki)
這個套件是在2001年發售的,算是Gundam 1.5的時期,距離現在已經蠻久了,所以很多設計當然都比不上現在,可動範圍也受到限制。


百式 (Hyaku-Shiki)
最近Edmond在玩的鋼彈無雙,百式有一招就是這樣,小傢伙是靠這張認出金閃閃叫百式的。


百式 (Hyaku-Shiki)

武裝也只有附兩支光束槍跟火箭筒,超暴力的Mega Bazooka Launcher沒有附實在是可惜。


百式 (Hyaku-Shiki)
有兩支槍就可以擺Full Burst Mode(笑)。

過年期間就把百式擺在進門的地方,Edmond看了很高興,拉著要拍照。


總評:
優點:金閃閃、隱藏式湯口。
缺點:較早期的套件,可動範圍小,也沒有百式最重要的Mega Bazooka Launcher。

綜合評價:★★★☆

還有更多照片在這裡

星期四, 1月 24, 2008

(MG) RX-0 Unicorn Gundam Ver. Ka

Unicorn Gundam在Gunpla史上算是蠻得天獨厚的作品了,在只有小說媒體揭露的情況下,一年內就出了MG版的模型。原始的機體設定就是Katoki,MG化標上Ver. ka也就理所當然了。還記得初出場的時候,那支超長的角真讓人印象深刻,沒想到後來會一分為二,「變身」成為Destroy Mode。

Unicorn Gundam

Unicorn Gundam

在標準的Unicorn Mode下,整個機體一片白色,符合原作者要求的「純白的獨角獸」印象。既然是Ver. Ka,滿天飛舞的貼紙是免不了的。不過在看了一些作例以後,發現貼紙全上反而失去了原本潔淨的味道,所以最後只貼了左肩上的識別而已。

Unicorn Gundam
背後的兩把光束劍不是現在用的,兩隻手臂上還各付了一支光束劍,可以在Unicorn Mode下使用。

Unicorn Gundam


Unicorn Gundam
這支叫Beam Magnum,可不是一般的光束步槍,設定上一發抵普通光束步槍四發的能量呢!只是一發就耗掉一個能源匣,所以套件中付了一堆能源匣,還可以換裝。


Unicorn Gundam

這個機體最具爭議性的地方就在於可動性,尤其是膝蓋部分,簡直是退化到媲美FG等級,連HG都比它來得寬廣一些。主要是因為要用MG這個尺寸實現變身,內部裝甲能分配到的空間實在很有限,又要維持卡榫與外部裝甲的穩定,於是關節可動部分就被限制得很嚴重。

Unicorn Gundam

付出了可動性超低的代價之後,換來的就是完全變身的能力,原本的裝甲在不用換裝的情形下,可以直接演出Destroy Mode的狀態。所謂Destroy Mode,就是把裝甲打開、露出底下的Psycho Frame,以提高機動性。(意思是原本的裝甲,扮演著類似EVA的拘束具一樣的功用囉?)Unicorn Gundam是U.C.史上第一台全身內建Psycho Frame的機體,可以依據駕駛者的思考腦波直接反應。代價是對於駕駛者的負荷過重,打開這個模式約只能支持五分鐘(越來越像EVA了? :P)

Unicorn Gundam

連背包也可以變形,全身多了六個向量噴嘴,看起來運動性提升很多啊。這種裝甲打開露出內部裝甲以提高運動性的設計也不是第一次了,最近的Strike Freedom就用過,對於「這樣防禦力會降低」的質疑,設定者是以「運動性提高、避免被擊中」來作回應,至少在Kira身上看起來還真是這樣,Unicorn的部分就不知道了。

Unicorn Gundam

盾也跟著變形,設定是說中央的I力場展開之後,可以抵擋光束攻擊。不然我還真難想像盾要放Psycho Frame來作什麼?(汗)

Unicorn Gundam

Destroy Mode時的股關節有機關,可以張得比較開,來擺個Seed姿勢吧。「Burst Mode~~」(笑)

Unicorn Gundam
兩隻手臂上的光束劍可以直接拿來用,可惜套件只有附兩支刃,不然就可以搞四刀流。(會先砍到自己吧,汗)


Unicorn Gundam

內部的紅色Psycho Frame,在廣告時特別提出「使用特殊集光素材」,在Bandai內部人員的blog也提這個顏料是特別找來的,一公斤要OOO萬日幣,裝上去以後的確跟一般的透明紅有些不同,結果原來是在紫外線下會有特殊的效果呢!

Unicorn Gundam

Unicorn Gundam

Unicorn Gundam
這樣看起來就跟前一陣子的Promotion 動畫蠻像的了。


Unicorn Gundam

Unicorn Gundam在變身之後,頭身比會有很大的改變,從約六頭身長為八頭身,Katoki氏在訪問中特別提到這是他的一個挑戰,不過我自己是覺得這樣的比例有點奇怪,腳太長了,像在踩高蹺一樣。還是這個變身到一半的比例看起來最順眼一些。

總評:
優點:重現Unicorn Mode與Destroy Mode,兩種Mode下的Katoki站姿都是沒話說,適合擺飾;頭上的角有附固定單支跟可動兩種,兼顧造型與可動。
缺點:連HG都比不上的可動範圍;全ABS關節,維持力相當不好,大腿、肩膀的關節都會沒力,擺姿勢很痛苦。

個人認為Bandai這次嘗試用MG重現Unicorn Gundam 的挑戰並不成功,受限於機體大小的限制,在零件的牢固、變身與可動性之間,Bandai選擇了前兩者,犧牲了後者。如果是用PG來作,內部空間應該就夠涵蓋這三個面相了吧。期待以後如果Gundam UC可以動畫化,人氣夠高的話,也許就有機會看到PG版的了。

綜合評價:★★★★

更多照片在這裡